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司法局和法律援助中心针对辖区老年人群体推出的一项系统性、多维度的法律服务和权益保障专项行动,它体现了政府对老年群体权益保障的高度重视和司法为民的温暖情怀。
以下是对该项目的全面解析:
项目背景与意义
- 社会背景: 中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银发浪潮”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下降、信息闭塞、法律意识相对薄弱等原因,在财产、婚姻、家庭、赡养、消费、医疗等方面更容易成为权益受损的群体。
- 政策导向: 国家大力倡导“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强调“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法律援助是国家保障公民平等获得法律服务的重要制度,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民心工程”。
- 现实需求: 琅琊区作为滁州市主城区,老年人口基数大,老年人面临的维权问题日益突出,如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家庭财产纠纷、赡养义务履行难等,他们迫切需要专业、便捷、免费的法律帮助。
“法治护航”老年人维权项目应运而生,旨在通过精准化的法律援助服务,为老年人撑起一把“法治保护伞”,让他们安享幸福晚年。
项目核心内容与特色
“法治护航”项目并非单一的法律咨询,而是一个集“预防、援助、宣传、关爱”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体系。
精准化服务:畅通“绿色通道”
- 优先受理: 对老年人申请法律援助,实行“优先接待、优先审查、优先指派”的“三优先”原则。
- 上门服务: 对于高龄、重病、残疾、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法律援助中心会指派律师或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将援助送到家。
- 简化程序: 简化申请手续,对于情况紧急、事实清楚的案件,可以“先受理、后补材料”,确保老年人能快速获得法律援助。
- 降低门槛: 在经济困难标准上适当放宽,确保更多有需要的老年人能够纳入法律援助范围。
专业化团队:组建“护老军团”
- 组建专业律师团: 精选一批热心公益、经验丰富、擅长处理婚姻家庭、继承、侵权、合同等涉老案件的律师,成立“老年人维权律师团”。
- 业务培训: 定期组织律师团成员进行涉老法律法规、心理学知识、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其服务专业性和亲和力。
- 案件质量监督: 对老年人维权案件进行全程跟踪,确保案件办理质量,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多元化宣传:打造“法治防线”
- “菜单式”普法: 针对老年人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如防范养老诈骗、防范非法集资、立遗嘱、再婚财产、赡养继承等,制作通俗易懂的宣传手册、漫画、短视频等“普法大餐”。
- “沉浸式”活动: 深入社区、养老院、老年大学等场所,开展“法治讲座”、“模拟法庭”、“以案释法”等互动性强的普法活动,让法律知识“活”起来。
- “阵地化”宣传: 在社区宣传栏、法律服务窗口等设立“老年人维权专栏”,公布法律援助热线、典型案例,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全方位联动:构建“关爱网络”
- 部门联动: 加强与民政、卫健、法院、检察院、公安、街道、社区等部门的协作,形成信息共享、案件移送、联合救助的工作合力。
- 基层触角: 依托全区各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村(社区)法律援助联系点,将服务网络延伸至“最后一公里”,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法律帮助。
- 社会参与: 鼓励和引导志愿者、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到老年人维权服务中来,提供心理疏导、生活照料等辅助性服务。
项目主要成效与影响
- 提升了老年人的法治获得感: 通过实实在在的法律援助,成功帮助众多老年人追回了被骗的“养老钱”、解决了赡养纠纷、维护了财产权益,让他们感受到了法律的温度和力量。
- 营造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法治环境: 大规模的普法宣传,不仅提高了老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也增强了全社会对老年人权益保障的关注,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涉老侵权行为的发生。
- 创新了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法治护航”项目是琅琊区将司法行政工作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服务民生大局的生动实践,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琅琊经验”。
- 树立了司法为民的良好形象: 法律援助中心及律师团成员的辛勤付出,赢得了广大老年群众的普遍赞誉和高度信赖,提升了司法行政工作的公信力和美誉度。
如何寻求帮助?
如果您或您身边的家人朋友(老年人)在滁州琅琊区需要法律援助,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
- 法律援助中心: 直接前往琅琊区法律援助中心(地址:滁州市琅琊区清流中路XXX号)。
- 法律服务热线: 拨打全国统一的法律援助热线 12348,或安徽省的 12345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进行咨询和求助。
- 基层站点: 前往所在乡镇(街道)司法所或村(社区)的法律援助工作站/联系点。
“滁州琅琊法律援助‘法治护航’老年人维权”项目,是一个体系完备、服务贴心、成效显著的民生工程,它以“法治”为舟,以“服务”为桨,在老龄化社会的浪潮中,为老年人的晚年幸福保驾护航,真正做到了“法援惠民生,情暖夕阳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