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化市青沟子乡:人参采收忙 产业富乡邻
金秋九月,正是收获的季节。 在素有“参乡”美誉的吉林省敦化市青沟子乡,连片的参田里一派繁忙景象,参农们穿梭在茂密的参棚下,小心翼翼地拨开枝叶,将一株株形态饱满、须根完整的人参小心翼翼地采挖出来,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泥土的芬芳与参香交织,共同奏响了一曲“丰收致富”的田园交响乐。
“参”情满满,田间地头采收忙
“起参了!起参了!”随着一声吆喝,几位经验丰富的参农手持特制的参锄,从参床的一端开始,顺着参垄的走向,深浅有度地刨开土壤,一株株历经数年培育的人参,带着泥土的温润,逐渐展露真容,粗壮的参根上,清晰的芦碗、饱满的参体、发达的参须,无不彰显着其上乘的品质。
“今年雨水好,气温适宜,我们这片地的人参长势特别喜人!你看这参,品相多好,绝对是一等货!”正在地里忙碌的参农李大哥,一边擦着额头的汗水,一边兴奋地向我们展示刚挖出的人参,他告诉我们,他家种了三亩林下参,今年是第五个年头,看着这些“金疙瘩”,一年的辛苦都值了,从选地、播种、搭棚到除草、施肥,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全家人的心血,如今到了收获的季节,更是不敢有丝毫懈怠。
为了抢抓晴好天气,确保人参的品质,青沟子乡的参农们天不亮就下地,一直忙到日头偏西,田间地头,人头攒动,机器轰鸣,采挖、分拣、清洗、装筐……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筐筐带着泥土芬芳的人参被运往晾晒场,准备进行下一步的加工,整个乡村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产业引领,小人参变身“致富大产业”
青沟子乡地处长白山余脉,森林资源丰富,气候冷凉湿润,土壤肥沃疏松,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人参种植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将人参产业作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抓,走出了一条“党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之路。
政府积极引导农户改变传统、零散的种植模式,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市场对接等方式,鼓励成立人参种植专业合作社,实现了人参种植的规模化、标准化管理,从选种、育苗到田间管理,再到采收、加工,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大大提高了人参的产量和品质。
青沟子乡还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除了传统的鲜参和生晒参外,当地还积极开发人参蜜片、人参酒、人参保健品等精深加工产品,并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新兴渠道,将“青沟子人参”这一金字招牌推向全国大市场,小人参,通过深加工和品牌化运作,真正实现了“点参成金”,成为了带动一方百姓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
富邻兴乡,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人参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让参农们的腰包鼓了起来,更激活了乡村发展的“一池春水”,在青沟子乡,人参产业已经形成了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带动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许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看到了家乡的发展机遇,纷纷返乡创业,投身到人参产业中,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以前年轻人都往外走,现在家乡的人参产业越做越好,回来搞种植、开网店,收入不比外面差,还能照顾家里,真是太好了!”一位返乡创业的小伙子说道。
行走在青沟子乡,看到的不仅是丰收的参田,还有一排排整齐的民居、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人参产业已成为青沟子乡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和“富民产业”,它不仅鼓足了农民的钱袋子,更坚定了大家走绿色发展、产业兴乡道路的信心。
一株株人参,承载着青沟子乡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季季丰收,描绘着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人参产业的强力支撑下,青沟子乡的明天必将更加富饶、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