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链互通:中日韩中小企业在成都寻求新机遇
以“畅链互通”为主题的中日韩中小企业合作活动在成都举行,这不仅是三国经贸合作深化的一个缩影,更是区域经济寻求新增长点的积极信号,在全球化进程面临挑战、供应链格局重塑的背景下,中日韩中小企业正将目光投向中国西部的核心城市——成都,以期在这里发掘下一片蓝海。
为何是“成都”?—— 机遇汇聚的西部枢纽
成都,作为中国西部的国家中心城市,已从“内陆腹地”跃升为“开放前沿”,为中日韩中小企业合作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平台:
- 战略区位与物流枢纽: 成都拥有双国际机场,中欧班列(成渝)将东亚与欧洲紧密连接,对于日韩企业而言,这里是进入中国广阔西部市场乃至中亚、欧洲的“桥头堡”,能有效实现“畅链”的物理基础。
- 雄厚的产业基础: 成都不仅是传统的消费电子、装备制造重镇,更是新兴产业如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的聚集地,这与日韩在高端制造、精密化工、数字经济等领域的优势高度互补。
- 巨大的市场潜力: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拥有超过千万的人口和庞大的消费市场,中国消费升级的趋势,为日韩的化妆品、食品、文创、设计、康养等特色产品与服务提供了广阔空间。
- 一流的营商环境: 成都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拥有自贸试验区等政策优势,并积极打造国际化社区,为日韩企业和人才提供了宜居宜业的环境。
“中小企业”为何是关键?—— 合作的活力源泉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合作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与诉求:
- 灵活性与创新性: 中小企业船小好掉头,能更快地适应市场变化,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头,三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意和商业模式交流,更容易碰撞出新的火花。
- 供应链的“毛细血管”: 它们往往是大型跨国企业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成都建立合作,有助于完善区域内重点产业(如汽车、半导体)的本地化供应链,增强其韧性和安全性。
- “隐形冠军”的对接: 日韩拥有大量在细分领域做到极致的“隐形冠军”企业,而中国也不乏此类“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它们的对接合作,能极大提升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寻求新机遇”在何处?—— 未来合作的焦点领域
在成都,中日韩中小企业的“新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绿色经济与数字经济: 在碳中和目标下,三方在新能源技术、节能环保、绿色建筑等领域合作空间巨大,成都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与日韩在物联网、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方面的技术相结合,能催生新的产业形态。
- 生命健康与银发产业: 面对共同的人口老龄化挑战,中日韩在医疗器械、健康管理、智慧养老、生物制药等领域的合作需求迫切,成都的医疗资源与生物医药产业基础为此提供了良好载体。
- 文化创意与时尚消费: 三国文化渊源深厚,成都又是中国最具活力的“潮都”之一,在动漫游戏、工业设计、时尚品牌、特色餐饮等领域的合作,能够满足年轻一代多元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
- 跨境电商与数字贸易: 利用成都的物流优势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三国中小企业可以更便捷地将特色商品销往对方市场,并通过直播电商等新业态直达消费者。
挑战与展望
尽管前景广阔,合作仍面临一些挑战,如语言文化差异、市场准入规则、知识产权保护等,这就需要三方共同努力:
- 政府层面: 持续优化政策,搭建更多像本次“畅链互通”活动一样的务实交流平台,简化商务签证、通关等流程。
- 商协会层面: 发挥桥梁作用,提供精准的企业匹配、法律咨询和市场信息服务。
- 企业自身: 增强互信,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深入了解对方的市场与文化。
“畅链互通 中日韩中小企业在成都寻求新机遇”这一主题,生动描绘了区域经济合作充满活力的未来图景,成都,以其独特的魅力与实力,正成为三国中小企业携手共进、探索未知的理想试验场,当三国的智慧、技术与资本在成都这片热土上交汇融合,不仅将为三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也将为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框架下的东亚经济一体化注入强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