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规划如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5 分钟
位置: 首页 社会热点 正文

新华时评·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丨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生是永恒的考题。 当我们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局的历史交汇点,谋划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时,“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仅是一句温暖的承诺,更应成为贯穿“十五五”规划编制与实施全过程的清晰主线和价值导向。

“急难愁盼”,四个字,字字千钧,它关乎千家万户的烟火日常,是老百姓最直接、最现实、最具体的利益关切。“急”在突发疾病的就医难、幼儿入托的奔波苦;“难”在青年就业的压力、高昂的房价;“愁”在子女教育的内卷、父母养老的担忧;“盼”在更蓝的天空、更稳的工作、更公平的社会环境,这些问题看似琐碎,却直接决定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五年,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最终要落脚于亿万人民的幸福生活,未来的发展规划,必须从宏大叙事中俯下身来,更多地倾听街谈巷议,体察民情冷暖,将政策的着力点精准对准人民群众的“心头之患”和“幸福之盼”。

要以“精准滴灌”破解“急难”问题,让社会治理更有温度。 过去,我们善于运用“大水漫灌”式的普惠政策,解决了许多普遍性需求,面向未来,则需要更精细的社会治理“绣花功夫”。“十五五”规划应着力构建一个响应迅速、靶向精准的民生问题解决机制,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造集政务服务、生活求助、风险预警于一体的城市“大脑”和社区“微脑”,让群众遇到急事难事时“求助有门、受理有效”,对于就业、医疗、养老等领域的结构性难题,不能“一刀切”,而需分类施策,为不同群体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

要以“系统思维”纾解“愁盼”焦虑,让发展成果更可持续。 许多“愁盼”问题,如教育焦虑、住房压力等,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在民生领域的集中体现,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运用系统思维,从根源上寻求治本之策。“十五五”规划需要拿出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推动更深层次的改革,在教育领域,不仅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更要着力扭转“唯分数论”的指挥棒,构建鼓励多元化成才的立交桥,在住房领域,既要坚持“房住不炒”,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也要大力发展租赁市场,满足不同群体的安居需求,这要求我们的规划必须具备前瞻性和协同性,打通政策壁垒,形成合力。

要以“共建共享”凝聚人民力量,让幸福之路更为坚实。 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政府是主导,但绝非“独角戏”。“十五五”规划应积极探索“民呼我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机制,通过健全民意征集、民主协商等制度,鼓励人民群众为身边的事务建言献策,参与到社区治理、公共服务监督中来,当人民从被动的受益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他们对于解决过程中暂时的困难会多一份理解,对于最终取得的成果也会多一份珍惜,这种主人翁意识,正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迈向美好生活的力量源泉。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要,以厚民生为本。 “十五五”规划的宏伟篇章,最终要由一项项具体的民生工程、一件件温暖的民生实事来书写,只要我们始终将人民的“急难愁盼”放在心头、扛在肩上,用真情、下真功、求实效,就一定能在新征程上,交出一份让党和人民满意的高分答卷,让中国式现代化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习近平同韩国总统李在明会谈讨论什么?
« 上一篇 2025-11-07
香港健儿全运会参赛规模创纪录,能否斩获佳绩?
下一篇 » 2025-11-07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最近发表

作者信息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