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是“Special Treatment”的缩写,中文意思是“特别处理”。
当一家上市公司出现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导致其存在终止上市的风险,或者投资者难以判断公司前景时,证券交易所为了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就会在该公司的股票简称前加上“ST”字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ST股”。
为什么会被ST?(ST的触发条件)
根据中国证监会和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规定,当上市公司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就会被实行ST处理:
最常见的原因是财务问题:
- 最近两个会计年度的净利润均为负值:简单说,就是公司连续两年亏损。
- 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审计结果显示其股东权益低于注册资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资不抵债”。
- 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审计结果显示被注册会计师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意味着公司的财务报表可能存在严重问题,审计机构都无法确认其真实性。
- 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同第2点。
- 因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会计差错或虚假记载,公司主动或被责令改正或追溯重述,导致最近两个会计年度净利润连续为负值:比如公司被发现财务造假,追溯调整后变成了连续两年亏损。
其他原因:
- 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风险:公司存在重大违法行为,可能面临被强制退市的。
- 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处于停滞状态:比如公司已经无法正常经营。
- 其他可能导致公司终止上市的风险。
被ST后,股票会发生什么变化?(ST的影响)
一旦股票被加上“ST”标记,就意味着它从一只“正常股”变成了“风险警示股”,会带来一系列变化:
- 风险警示: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向市场发出警告,告诉这只股票存在较高的投资风险,提醒投资者谨慎决策。
- 涨跌幅限制:这是对普通投资者影响最大的一点。ST股票的每日涨跌幅限制从正常的10%变为5%,这既限制了它暴涨的可能,也限制了它暴跌的可能,主要是为了控制其波动风险。
- 信息披露要求更严格:ST公司需要定期向交易所提交公司经营状况的进展报告,并且其公告也需要更频繁、更详细地披露,以便投资者及时了解风险变化。
- 对投资者要求更高:对于新开立的普通投资者账户,在买入ST股票前,需要签署《风险揭示书》,确认自己已了解相关风险。
ST股票的分类(ST、*ST、ST*的区别)
除了“ST”,您可能还会看到“*ST”或“ST*”,它们代表的风险程度更高。
-
ST (Special Treatment - 特别处理)
- 含义:公司存在“其他风险警示”。
- 原因:通常是上面提到的非连续亏损类的问题,比如资金占用、违规担保、审计报告无法表示意见、公司经营异常等,它表示公司有风险,但暂时没有退市的直接危险。
-
*ST (Delisting Risk Warning - 退市风险警示)
- 含义:公司存在“退市风险警示”。
- 原因:这是最严重的一种警示,通常与直接退市挂钩,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最近两年连续净利润为负值”,或者“最近一年净资产为负值”等,如果下一年度公司状况仍未改善,就很可能被暂停上市甚至直接退市。
简单区分:
- ST:公司有病,需要观察治疗。
- *ST:病得很重,有生命危险(退市风险)。
投资ST股票需要注意什么?
投资ST股属于高风险投资行为,俗称“炒垃圾股”或“博重组”,不适合风险承受能力低的普通投资者。
- 高风险高回报:ST股因为价格低、有“乌鸦变凤凰”的预期(比如被优质资产借壳重组),有时会爆发出巨大的涨幅,但同时,如果公司最终退市,投资者可能血本无归。
- 研究难度大:你需要深入研究公司的基本面,判断它未来是否能扭亏为盈,或者是否有被重组的可能,这需要专业的财务知识和信息渠道。
- 流动性风险:很多ST股因为投资者望而却步,交易量可能很小,想卖的时候可能卖不掉,或者会大幅折价。
- 退市风险是核心:对于*ST股,退市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旦退市,股票会转到老三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交易,流动性极差,甚至可能最终破产清算,投资者血本无归。
| 特征 | 解释 |
|---|---|
| 全称 | Special Treatment (特别处理) |
| 含义 | 上市公司出现财务或经营异常,存在较高投资风险。 |
| 标志 | 股票简称前加上“ST”或“*ST”。 |
| 核心影响 | 涨跌幅限制从10%变为5%,并伴有严格的信息披露。 |
| 主要类型 | ST (其他风险警示) vs *ST (退市风险警示)。 |
| 投资建议 | 高风险投资,不适合普通投资者,需具备强大的风险承受能力和专业分析能力。 |
在投资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公司的公告,搞清楚它为什么被ST,是属于ST还是*ST,并评估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和退市风险。
